将想法转换成文字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规范的行文和清晰的表达是学位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学位论文的结构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讨论、结论等部分。怎么才能写出一篇规范的高质量学位论文呢?
一、标题
论文标题需要清晰准确地表达出你研究的核心目的,看到题目,读者就可以非常清楚地知道论文的研究问题。如果研究中包含特色的研究方法或者理论视角,也可以将其直接写在标题中。
二、摘要
摘要是从正文中抽出一部分内容用来高度概括全文内容,使读者读完了摘要就可知道论文的核心内容。所以,摘要也被视为一个完整的“小论文”,有经验的读者在决定是否通读全文之前,往往先查看摘要。
一份完整的摘要需要包括:
(1)研究背景或研究动机。
展开剩余80%(2)研究问题或研究假设。
(3)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
(4)研究结论与启示。
三、关键词
关键词是与论文密切相关的一组词,通常为3-8个词或短语,关键词是研究中的核心概念,通常是名词或名词短语,需要与论文主题贴合。关键词除了概括文章的核心概念外,还能方便后续的检索。
四、引言
引言写作从以下三个问题入手,并按此顺序来组织文字。
(1)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议题?
(2)目前研究的进度如何还有哪些值得探究的地方?
(3)你打算如何解决这个不足?
五、文献综述
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目的后,就要梳理和评价跟研究议题相关的以往研究,并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或者研究假设。文献综述就是通过文献调研详细回答在引言部分所提出的问题。
(1)梳理研究议题的研究现状,将研究议题聚焦到某一特定角度。需要按照一定的逻辑清晰地指出目前已有哪些研究,这些研究已经进展到什么地步了等。
(2)对以往的研究进行评价,找到过去研究的局限,凸显你的研究的重要性。
(3)可以从研究主题、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等角度对以往的研究进行评价。
(4)撰写文献综述时,不能单纯地罗列或堆确以前的文献,要组织并评价这些文献,并将其关联到自己的研究议题上来。
(5)要寻找相关的理论和研究结果,把你的研究议题转换为研究问题或者研究假设。
六、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部分包括三个板块:研究对象和研究步骤、样本来源、变量测量和数据分析方法。
(1)要指出研究对象,并交代你的研究是在何时、何地,采用何种抽样方法收集了多少份有效数据。如有必要,同时说明所进行的数据清洗和整理工作,比如交代过滤无效样本的标准和方法。
(2)要阐述变量的测量方法,包括具体的测量问项、依据来源以及量表的信度、效度。
(3)交代具体的数据分析方法。
(4)根据自己选定的具体的研究方法交代其他的重要内容。如,对于实验法,需要交代实验材料设计和操纵检验;对于内容分析法,需要说明编码表和编码方案等。
研究步骤包括:通过现有的文献和焦点小组形成原始量表;通过预测试形成最终量表;通过正式调查获取最终样本。
交代这些信息的时候,尽可能地向评审专家、编辑或读者交代他们可能会关心的细节,比如参与预测试的样本数量,正式调查的时间和方式等。
七、研究结果
结果部分要求客观地汇报和呈现数据分析结果,不能掺杂带有主观性的解读,通常包括描述统计和推论统计。
(1)汇报描述统计结果,包括样本的构成、核心变量的集中和离散趋势等。
(2)推论统计的结果撰写,要与前面的研究假设或者研究问题相对应。
(3)要总结并整理数据结果,不用把软件给出的结果都毫无逻辑地罗列出来,如果实在需要给出全部的分析结果、可以把它们放在附录或者补充材料部分。
八、讨论部分
讨论部分就是要根据研究结果与前面的文献综述形成充分的互动和对话,再次拓宽自己的研究视野。讨论是否恰当,是否深入,往往是评估一篇文章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
九、结论
结论部分除了简要概述研究结论,还可以交代研究的价值和局限,可以在文章的最后指出所存在的不足,但需要注意:
(1)“研究不足”不能成为你的“借口”。
(2)“研究不足”不能流于表面和形式。
十、其他部分
参考文献:体现了你的研究与他人研究之间的联系,参考文献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体现你的“学术品位”,而参考文献的著录规范则可以反映你的“学术态度”。
附录:对论文正文的补充或者解释,那些有必要让读者了解但又不太适合放在正文中的材料,可以将其放在附录中。
致谢: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风格和喜好撰写。
发布于:湖南省嘉正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